-
全红婵时隔五月重返赛场,出战女子团体双人10米台,第一跳结束后排名第一,看台上都是为她加油的海报
11月2日,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比赛拉开序幕,在晚间进行的女子团体双人10米台项目中,两届奥运冠军、广东选手全红婵和队友王伟莹搭档出战,这是全红婵时隔五个月后重返赛场。第一跳结束后,广东队全红婵、王伟莹以76.50分排名第一,上海队组合陈芋汐、掌敏洁以75.60分排名第二。今年5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跳
-
男子涉嫌杀害发小妻儿3人,“常来吃饭偷配了钥匙”,警方在遇害者指甲中发现线索,嫌犯父亲:当没这个儿子
近日,河南郑州中牟县的梁先生在互联网平台发声称,其妻子、儿子、女儿3人,在3个多月前遭发小崔某某杀害,引发关注。案件发生在2025年7月26日,梁先生的妻子及一双儿女在家中惨遭杀害,嫌疑人为与其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崔某某。目前案件仍在侦破阶段,梁先生希望凶手能被判处死刑,还妻儿3人公道。据报道,11月
-
十五运|时隔183天重返赛场,全红婵依然是中国跳水的“顶流”明星
随着全红婵/王伟莹的最后一跳5253B优雅入水,广东省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内爆发出最热烈的欢呼声。在11月2日晚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女子团体赛双人十米台小项中,全红婵时隔183天重返赛场,她用强大的实力和超高的人气证明自己依然是跳水池里最闪亮的明星。比赛开始前约一小时,观众陆续开始入场。在入口处,
-
学太极拳此套路,一通百通,融会贯通
不少人刚碰太极,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直接啃85式这种全套的。毕竟听着‘全套’就觉得专业,谁不想一步到位呢?真上手才知道,第一节还没打完,脑子已经乱成毛线。左手右脚分不清,膝盖先喊疼,第二天连下楼都扶墙。一腔热情就这样被拍在地上,很多人从此跟太极说再见。北京南三环的姜姐,48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如今,谁也救不了51岁的傅程鹏
在10年代的时候,喜欢看谍战剧的观众总会看见这样一个“夫妻档”。男主是我党的特工,女主有的时候搭档,有的时候是对手,但是一定的是,两人是有感情纠葛的。戏内是夫妻,戏外也是夫妻,傅程鹏和程愫就是这样的,也许听名字不熟悉,但是看脸就会感到熟悉。傅程鹏和程愫算是校友,两人都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也在这里相识,
-
为什么越冷越要跑步?3个原因告诉你答案
“冬天跑步?疯了吧!”——先别急着关页面,去年12月北京零下8℃,朝阳公园一圈5公里,穿短袖的大爷把口罩一摘,气都不带喘的。别急着喊“天赋异禀”,人家只是踩对了点儿:冷天跑对了,等于给身体开外挂。先说最烦人的——冬天动不动就感冒。欧洲呼吸杂志刚放了个大招:2000人里,坚持每周跑3次、每次20分钟的
-
北京人扎堆张家口的秘密:省钱长胖只是幌子
北京退休族在张家口半年胖三斤省三千,表面看是物价便宜空气好,扒开内里才发现藏着更狠的算计。张家口早市的野葱论把卖,北京的有机蔬菜输得彻底。北京超市的精品菜叶光鲜亮丽,农药残留检测报告比菜还重。张家口菜贩随手塞香菜的举动,戳破了都市消费主义的泡沫。崇礼滑雪场夏季改滑草,六十块缆车票吊打北京欢乐谷,资
-
这一次当众落泪的陈芋汐,给全红婵提了个醒,原来周继红说的没错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文丨这篇必火编辑丨呦呦鹿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连家庭条件好,也能变成被指责的理
-
实锤!美机密报告曝以色列数百起人权违规,加沙近7万人死亡
10月31日,一份来自美国国务院监察长办公室的机密报告被媒体曝光,内容直指以色列军方在加沙地带犯下数百起可能违反美国人权法的行为。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冲突中人命伤亡的惊人数字,加沙地带已有近7万名巴勒斯坦人在两年军事行动中丧生,还牵扯出美国对以色列援助审查中的“特殊待遇”问题。人权违规的规模与具体案例
-
详解美国数据中心狂潮:45GW,2.5万亿美元投资,谁在建设,谁在掏钱?
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基建竞赛正在美国全面展开。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巴克莱10月31日的研报显示,美国目前已规划的大型数据中心项目总容量超过45吉瓦(GW),这股建设热潮预计将吸引超过2.5万亿美元的投资。报告明确指出,这轮扩张的主要推手是OpenAI的Stargate项目、亚马逊、Meta、微软等超大
-
杨式老架一百零八式歌诀与杨澄甫先生拳照
杨式老架一百零八式歌诀与杨澄甫先生拳照一式无极之式脚双重,全身放松乃静功。很多人以为太极拳就是慢慢比划,其实慢只是外壳。真正值钱的东西藏在骨头缝里,叫松沉。松不是软,沉不是重,是骨头自己找地心。杨澄甫把这两字写进照片,一张一张,全是无声说明书。他拍拳照时已经胖,肚子圆,腿却像两根水泥桩
-
11月7日立冬,"上午立冬柴米空 下午立冬单衣冬",今年立冬在哪?
12时03分,2025年不早不晚的立冬时刻,成了判断今年冬天冷暖的关键。“上午立冬,柴米空;下午立冬,单衣冬。”这句古老的农谚,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寄托着人们对冬季气候的预测与期待。随着寒风渐起,大家是否也在疑惑,今年的冬天会是怎样的呢?根据天文测算,2025年的立冬交节时刻在公历11月7日12时03
-
耶路撒冷教会遇经济围剿,以色列冻结教会账户,追讨1.9亿税款
2025年8月,以色列当局冻结了巴勒斯坦希腊东正教会的所有银行账户,一举一动让这个基督教最古老的机构之一瞬间瘫痪。教堂无法支付神职人员薪水,学校濒临关闭,医疗站面临停业。耶路撒冷希腊东正教宗主教区的历史可从使徒时代算起,守护着包括圣墓教堂在内的基督教最神圣圣地,如今却因现代社会的财政措施而挣扎求生。
-
锻炼越多越早死?医生警告:这3种运动、中老年人别再拼命做了!
北京某三甲医院骨科走廊,三个月内连着收了四十多位六十岁以上膝盖韧带撕裂病人,主因都是日行三万步。医生一句话让人后背发凉:每天拼步数的中年人,半月板报废速度比不运动的快上两倍。老张就是典型。60岁,退休工资五千,本来每天走五千步,身体挺好。听群友说走得越多越长寿,就加到两万步。膝盖先是发酸,后来
-
高市早苗在APEC会议期间与中国台湾当局人员会面,我驻日使馆:中方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11月2日,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就日本领导人APEC会议期间涉台错误言行答记者问。问:日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APEC会议期间与中国台湾当局人员会面,并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消息和照片,称对方为台“总统府资政”。请问你对此有何评论?答:日方罔顾中方严正立场,执意在APEC会议期间与中
-
吃10斤排骨,不如吃1两它!两天吃一次,提升免疫力,腿脚有劲
“补身体先喝排骨汤”这句老话,我奶说了三十年,结果我越喝越虚,健身房深蹲还是起不来。直到上周,北京协和营养科一位大姐在直播里甩出一句:2023年新研究,鸡蛋黄胆碱是蛋白的12倍,吃俩全蛋抵得上一锅排骨。我当场愣住——那锅我炖了三小时的排骨,是不是白瞎了?我把话放这儿:排骨补的是情绪,不是肌肉。先说鸡
-
联题怀柔迎宾环岛公园柔远亭及赏析
联题怀柔迎宾环岛公园柔远亭及赏析林承强撰三径苔痕留客履;一池萍影聚天书。以下是林承强先生为怀柔迎宾环岛公园柔远亭所作楹联的赏析,结合公园背景与联语意境分述如下:一、景物意象:自然与人文的凝练融合“三径苔痕留客履”,“三径”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的典故,原指隐士庭院小路,此处喻公园
-
去独练太极拳,各种原因,也许不是你想像的!
一个人去公园打太极,不是孤僻,是保命。膝盖疼还要跟着队伍蹲,血压高硬撑节奏,三天两头被指点动作,练了半年连气都没摸到,换你,你也溜。北京朝阳公园,六点,老周把外套往长椅一扔,自己找块空地,手机计时二十分钟,练完收工。半年前,他混在二十人的方阵里,老师吼一句,他跟着吼一句,膝盖咔咔响,回家冰敷
-
中央定调!退休新规2030年或将成为分水岭,2030年前退休更有福?
前言2024年,中央正式定调,“渐进式延迟退休”不再是个遥远的传说,而是明确写进了政策时间表。尤其是2030年这个节点,有人说这是“最后一班车”,有人则看到制度转型的巨大红利。退休新规的“新”到底新在哪?先别急着吐槽延迟退休,咱们先把制度变了啥说清楚。过去,男60女50/55岁一到,大家就可以直接“
-
深刻把握时代大势 指引亚太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热议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题:深刻把握时代大势指引亚太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热议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亚太各经济体应该加强互利合作,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共同开创可持续的美好明天。”当地时间11月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庆州出席
-
同学聚会初恋问我工资,我想说4W,最后谎称4K,晚上收到她的信息
同学聚会初恋问我工资,我本想说40000,最后谎称4000,晚上收到她发来的微信,我心慌意乱,逃回了家…第一章包厢里的烟火与试探周五晚上七点半,“老地方”酒楼的三楼包厢里已经坐了大半的人。我站在走廊尽头的窗边,指尖夹着半根没点燃的烟,看着楼下停车场里陆续停下的车——大多是二十万上下的合资车,只有一
-
当乒乓少年走进紫禁城:王楚钦的故宫定格
在快节奏的体育世界里,王楚钦的名字总是与速度、力量和赛场上的激情紧密相连。然而,最近一组以故宫为背景的时尚大片,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年轻运动员沉静而富有底蕴的另一面。故宫,这座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的宫殿,对商业拍摄向来有着极为审慎的态度。它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往,为了保护这份宁静与庄严,长久以来,这里几乎不
-
热爱生活真的也会被生活热爱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冒着热气的豆浆摊上;午后的咖啡馆里,有人埋头读书,有人对着窗外发呆;傍晚的公园中,奔跑的孩子与散步的老人的笑声交织成一片……这些琐碎而真实的瞬间,恰如诗人荷尔德林所言:“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从未许诺过永恒的坦途,但当我们以热爱相待,它便会在
-
退休后,有个院子,种菜养花,就挺幸福
北京朝阳区六里屯,73岁的李建国把自家10㎡小院改成“三班倒”:早上7点收番茄,10点教小学生授粉,下午3点跟邻居换黄瓜,晚上8点手机App提醒他“土壤湿度18%,该浇水了”。半年下来,降压药减半,微信步数常年霸榜,连失眠都治好了。这不是励志鸡汤,而是2023年城市退休生活的新主流——“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