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在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院内,两组灰砖红瓦的建筑群静默矗立 ,分别为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6月15日,随着该院落文物腾退签约工作正式启动,140余户居民搬迁安置进入实质阶段——这个曾因火灾隐患被挂牌督办的百年建筑群 ,迎来系统性保护的新起点。
日前,封面新闻记者时隔六年再度实地走访,深入了解这座古建筑群的前世今生 ,以及火灾隐患的整治现状 。
张自忠路3号院有何来历?
从王府到军政中枢再到学术殿堂
张自忠路3号院的最早主人,可追溯至清康熙帝第九子——贝子允禟,雍正年间改为和亲王弘昼府。弘昼是雍正第五子、乾隆帝之弟 ,有文才,尤擅书法,当代著名书画家启功为其八世孙。
清陆军部旧址主楼 。封面新闻记者戴云 摄
1906年 ,清政府决定将其改建为陆、海军部衙署,由清陆军部军需司建筑科委员沈琪主持设计兴建,历时两年建成三组砖木结构楼群,东部被规划为海军部 ,西部作为陆军部,一跃成为清政府的军事指挥中枢。设计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既保留了传统四合院格局 ,又引入西式拱券 、玻璃窗等元素,成为近代军事建筑典型样本。
辛亥革命的浪潮推翻封建帝制 。1912年3月,袁世凯将总统府和国务院设在此处 ,成为北洋政府最高权力中枢。1924年,段祺瑞掌权后将此处改为“临时执政府”,成为北洋军阀后期最高权力机构。
1926年 ,这座院落的大门外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 。当时,北京学子在执政府门前请愿,遭卫队镇压 ,47人死亡。北京女师学子刘和珍就牺牲于此。
再之后,此处先后作为北平卫戍区司令部、日本华北驻屯军总司令部、国民党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等军事机构驻地,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 。
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历经沧桑的建筑群迎来新生。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相继入驻 ,部分建筑改为校舍与办公场所。1953年起,人民大学陆续将各院系迁往中关村校区,此地于1966年起不再承担教学任务。
2006年5月25日 ,该地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0月3日,被列入第五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目前 ,清陆军部旧址由中国人民大学管理使用,清海军部旧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使用。
时隔六年再度探访
消防隐患整治成效如何?
6月18日,封面新闻记者进入张自忠路3号院实地探访 。正对大门的主楼是一栋欧洲古典式灰砖楼 ,中部主体为高耸的塔楼,挂着“中国人民大学民国史研究院”的竖牌。临近毕业季,不少学子在此拍照留念。
绕过主楼 ,东 、西、北面各有一座配楼,分别为灰2、灰3 、灰4,与主楼共同形成传统四合院格局 。三座楼均为双层建筑,红色木柱与白灰壁板组合 ,具有清末民初的建筑特色。目前作为居民楼使用,居民多为人民大学退休教职员工后代。
居住在灰3楼的李大爷告诉记者,他父亲原任人民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 ,1968年因学校分房搬入这里,至今已有57年 。多位居民表示,每户房间面积不大 ,约为15平方米,因一楼楼层挑高约4.5米,空间较为充裕 ,故多被改造为上下两层的复式结构。
岁月的侵蚀与长期不合理使用,让这座古建筑群逐渐显露出诸多隐患。早在1981年,灰2、3、4楼就被北京市消防局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单位;2005年 ,北京市消防局在灰2 、3、4楼加挂重大火灾隐患牌,将其确定为市政府“挂账”重大火灾隐患 。
2019年4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通知,对全国33家博物馆和文物建筑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实施挂牌督办 ,此处为北京地区唯一被挂牌督办的文物建筑。
通知公布后,封面新闻记者曾前往现场探访,并采写了《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存火灾隐患被挂牌督办 记者实地探访:走廊被改成厨房》的报道。
当时 ,记者在灰3楼内看到,走廊被改造为厨房,一些居民正通过燃气灶做饭。此外 ,走廊内还堆放着家具、自行车等物品 。
灰4楼走廊的厨房经统一改造。封面新闻记者戴云 摄
时隔六年,记者再次回访,3座居民楼显得更加陈旧:墙体表面斑驳陆离 ,廊柱的红漆多处脱落,显露出木质底色;灰4楼入口上方的白色斗拱缺损严重,右侧一角已不见 ,中部也有明显裂痕;在内部走廊及阳台,随处可见堆积的杂物。
目前作为居民楼的灰4楼 。封面新闻记者戴云 摄
多位居民告诉记者,主楼及旁侧红楼居民楼均发生过火灾,如乱扔烟头导致着火 、液化气做饭油锅着火等 ,院内已多次开展火灾隐患整改。例如,将走廊内私自搭建的液化气灶台,改造为标准的厨房使用间予以编号 ,以电磁炉取代液化气,同时补贴800余元电费。
此外,定期开展消防演习 ,普及灭火方法,家家户户都配备灭火器和烟雾报警器,楼道安装消防柜、高压水等 。保安每隔半小时进行巡逻 ,新增高清摄像头也可覆盖楼层出入口、消防通道及重点部位。
“房子是木质结构,大梁是泡过油的大松木,十分易燃 ,一旦着火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也都知道这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居住时也很小心保护 。 ”李大爷说。
在灰3楼外墙上,记者发现由北京市东城区防火安全委员会于2022年1月加挂的红牌,指明张自忠路3号院灰2、3 、4号楼为“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人民大学作为整改责任单位。
北京市东城区防火安全委员挂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封面新闻记者戴云 摄
“公房置换 ”保护文物
腾退工作进度如何?
2023年11月,《首都功能核心区文物腾退范围内公有住房房屋置换指导意见(试行)》印发。同期,北京市文物局发布《关于首都功能核心区首批文物腾退保护利用计划的函》 ,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文物列入首批计划,按指导意见开展腾退。
记者查阅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 ,人民大学开展“迎奥运张自忠路3号院火灾隐患整改工作”时,北京市消防局领导和专家组就曾指出,“虽然降低了火灾隐患等级 ,但居民在灰2、3、4楼内居住,仍然是火灾根源,只有改变房屋用途 ,迁出居民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途径”。
2024年以来,在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住建委的支持指导下,东城区政府与人民大学建立“央、市 、地 ”协同工作机制,通过深入调研房屋历史沿革、全面开展入户调查、科学拟定腾退方案 ,确保腾退过程依法依规 、平稳有序 。
据了解,此次腾退以“保护文物安全,改善居民住房”为着力点 ,采用“公房置换”方式,签约期为15天。项目涉及140多户,采取货币补偿和房屋置换两种腾退方案。如置换房屋可选择豆各庄的保障房项目 ,也可选择通州区的东惠家园 。
记者探访时看到,院内显示屏显示,截至6月18日晚 ,累计签约户数31户,签约比例达23.85%。
本文来自作者[幼琴]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ddy.com/zsfx/202506-1288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幼琴”!
希望本篇文章《回访腾退前的清陆军海军部旧址 火灾隐患整治与文物保护并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在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院内,两组灰砖红瓦的建筑群静默矗立,分别为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6月15日,随着该院落文物腾退签约工作正式启动,140余户居民搬迁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