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一、中国跟美国的较量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跟美国的博弈,近些年那是越来越热闹。从贸易战打得热火朝天,到科技领域你来我往,再到国际舞台上针锋相对,这俩大国之间的较量早就不是啥新鲜事了...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一、中国跟美国的较量不是一天两天了

中国跟美国的博弈 ,近些年那是越来越热闹。从贸易战打得热火朝天,到科技领域你来我往,再到国际舞台上针锋相对 ,这俩大国之间的较量早就不是啥新鲜事了 。

BBC的报道里经常提到,自打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美国对中国加关税 、制裁企业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反制措施一波接一波。

到2020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已经覆盖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商品 ,中国这边也对美国商品下了1100多亿美元的关税。这不是小打小闹 ,是实打实的硬碰硬 。

BBC在2021年的一篇报道里就直截了当地说,美国想通过经济压力让中国屈服,但结果呢?中国没退 ,反而更硬气了。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二、经济底气:中国有钱有市场,腰杆子硬

BBC常跟美国观众强调一点:中国不是小国寡民 ,经济体量摆在那儿,不是随便按几下就能瘪下去的。2023年,中国的GDP已经超过18万亿美元 ,虽然跟美国的25万亿还有差距,但这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 。

更别提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生产了全世界30%的工业品。从手机到电动车 ,从衣服到家电,全球供应链里“中国制造 ”这四个字可不是白叫的。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BBC在2022年的一篇分析里提到 ,中国有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 ,这是个谁都眼红的蛋糕 。美国想用关税逼中国就范,但中国反过来靠内需顶住了压力 。

比如,美国对中国的电子产品加税 ,中国就加大国内消费刺激政策,2020年“双十一”电商销售额就破了5800亿元人民币,比前一年还猛。这说明啥?中国有能力自己消化一部分冲击 ,不完全靠出口也能活得好好的。

再说出口,中国不光卖给美国,欧洲、东南亚 、非洲这些地方的市场也越铺越大 。BBC报道过 ,2021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额超过4.5万亿元人民币,成了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美国想掐中国外贸的脖子,但中国早就不是那个只能靠单一市场吃饭的国家了。经济底气在这儿 ,BBC直言,中国不低头是因为它有本钱 。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三、体制特点:集中力量干大事 ,美国学不来

BBC还经常跟美国人讲 ,中国这套体制跟你们不一样,人家能集中力量干大事。美国是分散的联邦制,决策慢吞吞 ,中国这边一旦定了调子,执行力那是杠杠的。

比如说基础设施建设,BBC在2019年的一篇报道里就拿高铁举例子:中国的高铁里程到2023年已经超过4.5万公里 ,占全球的70%以上 。美国呢?高铁计划喊了多少年,到现在还是纸上谈兵。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再比如抗疫 ,2020年新冠疫情那会儿,中国全国一盘棋,武汉封城、全国支援 ,硬是把病毒摁住了。BBC当时报道说,中国这种“举国体制”让它在危机面前韧性十足 。

美国呢?各州政策五花八门,最后疫情拖了两年多还没消停。这种体制上的差别 ,直接决定了中国的应对能力比美国强硬得多。

还有芯片这事儿 ,美国制裁华为,BBC在2021年分析过,中国没坐以待毙 ,而是砸钱搞自主研发 。2022年,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国家队带头干 ,地方和企业跟上 。

反观美国,虽然也想搞“美国制造 ”,但企业各自为战 ,政府补贴落地还得看国会脸色。BBC总结得很到位:中国这套集中力量的打法,让它在硬仗面前不怕硬碰硬。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四 、民族心理:挨过打才知道站起来多重要

BBC还聊到一点特别接地气的:中国人的民族心理 。2021年的一篇报道里 ,他们提到,中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记忆特别深刻,尤其是那段“挨打”的日子。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抗日战争 ,这些事儿在学校里教了一遍又一遍 ,老百姓心里都门儿清。所以,中国人有个共识: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得受欺负 。这种民意基础 ,让中国政府在国际上腰杆子更硬。

再往前看,BBC还提到过1999年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事儿。那时候中国还不够强,吃了哑巴亏 ,但那股憋屈劲儿一直记到现在 。所以到了今天,中美较量的时候,中国人从上到下都憋着一口气:绝不能再让人随便欺负。

这种心理状态 ,美国人可能不太理解,但BBC分析得很透:这不是简单的意气用事,是历史教训刻在骨子里的结果。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	,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五 、科技硬实力:不被卡脖子才是真本事

BBC还跟美国人讲过,中国不低头的另一个大底牌是科技 。过去,中国科技靠进口 ,尤其是芯片 、软件这些关键东西 ,动不动就被美国卡脖子。

但这几年,中国憋着劲儿搞自主创新,成果还真不小。比如5G ,华为、中兴这些企业把技术做到全球领先,BBC在2020年报道过,美国制裁华为没让它倒下 ,反而逼着中国加快自己的步伐 。

2022年,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建成,BBC分析说 ,这让中国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不用再看GPS的脸色 。还有量子通信、人工智能这些前沿领域,中国也没落下。

2023年,中国在AI专利申请上超过美国 ,成了全球第一。这说明啥?中国不光有钱有市场,还在硬实力上一步步追上来 。BBC直言,美国想靠技术封锁压住中国 ,已经没那么容易了。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,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六 、国际朋友圈:中国不孤单

BBC还提到,中国不低头跟它的国际朋友圈也有关系。美国拉着盟友围堵中国,但中国也不是孤家寡人 。

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 ,BBC报道说,这让中国在全球有了一张不小的关系网。非洲、拉美、东南亚这些地方,很多国家跟中国合作得热火朝天。

比如巴基斯坦 ,中巴经济走廊这些年建得风生水起,BBC在2022年提到,这不仅是经济合作 ,更是战略靠山 。还有俄罗斯,中俄贸易额2023年突破2000亿美元,能源 、军事上越走越近。BBC分析 ,美国想孤立中国,但中国靠着这些朋友,硬是顶住了压力。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	,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七、为啥不低头?因为低头没好果子吃

BBC总结得挺实在:中国为啥不低头?因为低头没用 。美国要是真能一棒子把中国打服也就罢了 ,但现实是,美国的招数试了一轮又一轮,中国还是那句话:该干啥干啥。

贸易战打了几年 ,中国出口没垮,2022年贸易顺差反而创了8.3万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科技封锁搞了半天,中国自己的研发反倒突飞猛进 。

BBC在2023年的一篇评论里说 ,美国可能低估了中国这股“不服输 ”的劲儿 。中国的逻辑很简单:你越压我,我越要站起来给你看。低头换不来和平,只会让人得寸进尺。这种态度 ,从政府到老百姓,都透着一股子硬气 。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BBC的报道里常提到 ,中美博弈不是短跑,是马拉松。2023年,美国继续加码对中国的遏制 ,从芯片法案到印太战略 ,花样不少。

中国这边呢?没停下脚步,经济上稳增长,科技上追赶 ,国际上拉朋友 。BBC分析,中国不低头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期战略。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	,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为啥这么说?因为中国知道,今天不硬,明天就没得选。2022年俄乌冲突后 ,美国冻结俄罗斯3000多亿美元资产,这事儿让中国看得很清楚: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

未来几年,中国估计还得在硬实力上下功夫 ,经济、科技 、军事都得抓牢。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本文来自作者[怜阳来了]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ddy.com/zlan/202506-13043.html

(11)

文章推荐

  • 琉河有疫情吗(琉璃河疫情最新消息)

    住在浏河手机上有带星是不是不能去学校了在中国成为民主共和国的头十一个年头,虽然外界是一片兵燹动乱,但吴健雄却是很幸运的,她不但度过了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而且还受到了较早的家庭启蒙教育和正规的学校教育,这对吴健雄十一岁以后离开浏河到离家五十里的苏州女子师范去念

    2025年04月25日
    168
  • 31省新增确诊19例均为境外输入(31省新增确诊19例 均为境外输入)

    2020年疫情确诊人数是多少?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确诊人数超过4000万人。2020年10月18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3例,分别来自上海(5例)、广东(3例)、天津(2例)、陕西(2例)和山西(1例)。当日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2025年06月10日
    26
  • 王皓考编总成绩第一,与王楚钦上岸同一所学校

    据北京市体育局官网,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公布2025年公开招聘乒乓球队教练员岗面试成绩及总成绩排名。王皓笔试成绩70,实操成绩97.80,综合成绩83.90,排名第一,进入体检、考察环节。王皓,1983年出生于吉林长春,7岁时开始专业训练乒乓球。2001年,18岁的王皓在全运会上大放异彩,为

    2025年06月20日
    8
  • 【江苏又一地出现疫情,江苏多地出现疫情】

    中国疫情最严重的三个省江苏省是近来全国疫情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最新的中高风险区域名单,江苏省拥有2个高风险地区和50个中风险地区。8月1日,江苏新增40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11例为轻型,29例为普通型。同时,新增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以及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江苏省的疫情起始于7月20日,南京

    2025年06月26日
    13
  • 马贵荣:我和贾仑没有任何矛盾,他给金粉嘉年华发视频,就是证明

    #相声界恩怨情仇#马贵荣,是​北京的一个相声作家、相声教育家,今年已经70多岁了。贾仑是体制内的一个相声演员,今年是62岁,他已经退休两年了。马贵荣为什么说,她和贾仑没有矛盾呢?咱还是先从贾仑说起。贾仑,1963年出生于北京。贾仑是门里出身,他的父亲贾冀光是侯宝林大师的徒弟。贾仑贾仑从小学艺,他的师

    2025年06月30日
    7
  • 霍启仁低调完婚,本以为他老婆是普通人,一查资料,吓一跳啊!

    霍启仁低调完婚,本以为他老婆是普通人,一查资料,吓一跳啊!他老婆Namfon(南风)是泰国人,毕业于泰国顶尖高中,一年学费12万港元,大学考入全美顶尖三大设计学院之一的美国普瑞特艺术学院,妥妥的学霸。大学期间她荣誉加身,不仅获得“HighestHonour”等级,还获大学奖学金,登上“Presid

    2025年06月23日
    12
  • 宋佳“山花烂漫”背后:85花们的“张桂梅”在哪里?

    宋佳手捧白玉兰奖杯,声音坚定而清晰:“我们站在这里,不是因为年轻漂亮,不是因为平衡了事业家庭,也不是因为穿了新季的漂亮衣服,而是因为我们有创作的能力,有能力成就一部作品、一个角色。”这份获奖感言,是对演员价值的正名,也像一束强光,照亮了杨幂、赵丽颖、刘亦菲、唐嫣等一线“85花”们面临的共同窘境:当流

    2025年07月01日
    5
  • 最后一刻,加拿大屈服了

    环球时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在加拿大一项被视为针对美国科技企业的税费,引起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强烈不满——并直接导致美国中断和加拿大的贸易谈判后,加拿大政府已经选择服软,宣布不再征收这一税费。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加方引起美国不满的税项名叫“数字服务税”。公开资料显示,加拿大的数字服务税是在2020年宣布

    2025年07月01日
    6
  • 1950年,功德林中有5位国军将领被处决,他们分别是谁?

    1950年,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里,5位国民党将领因罪行深重且拒不悔改,被判处死刑并执行。这5个人分别是杨海清、邓子超、张国勋、张卓和陆荫楫。他们都是解放战争中与解放军作战的高级军官,战败被俘后送进功德林接受改造。可惜,他们在监狱里不仅不认错,反而变本加厉,搞暴乱、想越狱,最终把自己送上了绝路。先说

    2025年06月21日
    9
  • 卫星图像显示,伊朗深埋地下的福尔多核设施在大规模空袭后受损

    这是2025年6月22日空袭后福尔多核设施的照片。卫星图像©2025MaxarTechnologies下午1:14(UTC)新的卫星图像显示,美国空袭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后,该设施遭到破坏。福尔多是美国在当地时间周日凌晨轰炸的三个伊朗核设施之一。新的卫星图像显示,美国军用飞机轰炸伊朗福尔多核设施

    2025年06月23日
    7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06月26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怜阳来了”!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06月26日

    希望本篇文章《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能对你有所帮助!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06月26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06月26日

    本文概览:一、中国跟美国的较量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跟美国的博弈,近些年那是越来越热闹。从贸易战打得热火朝天,到科技领域你来我往,再到国际舞台上针锋相对,这俩大国之间的较量早就不是啥新鲜事了...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