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告子女们,再孝顺,也千万不要为70岁后的老人,做这三件事

夕阳余晖"爸,您真要搬去养老院?咱家有什么对不住您的?"儿子周国强红着眼眶质问我,手里还攥着那份养老院的入住协议。我摇摇头,将泡了半天的茶杯推到一旁,眼神比花岗岩还要坚定。窗外...

夕阳余晖

"爸,您真要搬去养老院?咱家有什么对不住您的?"儿子周国强红着眼眶质问我 ,手里还攥着那份养老院的入住协议。

我摇摇头,将泡了半天的茶杯推到一旁,眼神比花岗岩还要坚定 。

窗外 ,小区的梧桐树随风摇曳,树影斑驳。这是我和老伴一起栽下的树,如今枝繁叶茂 ,而她 ,却已经不在了。

我叫周立正,今年七十三岁,是北方一座中等城市里的普通老人 。六十年代末进的国营长虹机械厂 ,从学徒干到车间主任,算是单位里的老骨干。那时候,咱们厂是全市的骄傲 ,三千多工人,厂区比个小镇还大。车间里机器轰鸣,食堂里人声鼎沸 ,每逢过节,还有露天电影和文艺汇演 。

结婚那天,厂领导亲自来贺喜 ,还给我和许桂芝分了一间十八平米的平房 。虽然是筒子楼,厕所和厨房都在走廊尽头共用,但那时候能有个安身之所已经是莫大的福气。许桂芝穿着借来的红绸缎旗袍 ,踩着三寸高跟鞋 ,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新房,脸蛋红扑扑的,比花还俏。

那会儿大家都不容易 ,一个月工资才四十几块,省吃俭用才能攒点钱 。许桂芝是纺织厂的女工,手巧 ,经常加班到深夜。咱们这一代人,没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有日复一日的相濡以沫。

八十年代初 ,儿子国强出生了,全家人喜笑颜开 。我加入了厂里的自行车储蓄会,一年后才攒够钱 ,买了辆"永久"牌自行车,每天载着许桂芝和襁褓中的国强,满厂区遛弯 ,引得同事们羡慕不已。

"老周家小子福气好 ,长得虎头虎脑的,将来准是个顶梁柱!"车间里的老王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憨厚地笑着,心里比蜜还甜 。

劝告子女们	,再孝顺,也千万不要为70岁后的老人,做这三件事

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 ,我们的日子也好起来了。九十年代初,单位分了楼房,七十多平米的两居室 ,带卫生间和天然气管道,许桂芝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她攒了好久的钱,买了一台"三洋"牌彩电 ,又添置了一套红木沙发,说是要让亲朋好友来了有面子 。

可好景不长。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厂子效益直线下滑。领导们忙着跑项目、找销路 ,可订单越来越少 。工人们先是放长假 ,后来干脆实行买断工龄 。我因为年龄大了,被优先安排内退。拿着那两万多块钱的买断费,我和许桂芝坐在沙发上 ,一时竟不知该喜该忧。

"立正,咱攒了一辈子钱,也该享享清福了 。"许桂芝安慰我 ,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岁月的沧桑。

谁知道,老天爷跟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就在我刚退休那年,许桂芝开始频繁摔跤 ,手脚使不上劲 。起初我们以为是气血不足,买了不少补品,还跑去看中医拔火罐。可病情越来越重 ,到医院一查,竟是渐冻症。

"这病……能治好吗?"我战战兢兢地问医生 。

"能延缓病情发展,但现在医学上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医生低着头 ,不敢直视我的眼睛 ,"一般患者确诊后,大概还有三到五年的时间。"

我的天都塌了 。回家的路上,我走得跌跌撞撞 ,许桂芝却异常平静,还安慰我说:"老周,人这辈子能活多久是命 ,咱们都这把年纪了,别怕。"

从那以后,我的生活重心全放在照顾她身上。开始时 ,她还能勉强自己洗衣做饭,到了第三年,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我学着给她喂饭 ,帮她洗澡,换衣服 。以前在厂里,我是叱咤风云的车间主任 ,工人们看我眼色行事;如今 ,我成了老伴的"保姆",连她翻个身都需要我帮忙。

劝告子女们,再孝顺	,也千万不要为70岁后的老人,做这三件事

"对不起啊,立正 ,连累你了。"许桂芝常常这么说,眼泪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 。

"说啥呢,咱俩是一辈子的老伙计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比刀割还痛。

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 ,岳父的中风 。那是在许桂芝病重的第四年,我刚学会给她翻身拍背,防止褥疮。一天深夜 ,电话铃声惊醒了我。岳父住在城东 ,半夜上厕所时突发脑溢血,被邻居发现送进了医院 。

"婆家没人了,我爸得接到咱家来。"许桂芝用微弱的声音说。我点点头 ,心里却在打鼓——我一个人,怎么同时照顾两个病人?

岳父出院后,我把家里的书房腾出来给他住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 ,先给岳父熬稀饭,再给许桂芝洗脸 、喂药。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我每天都要背着岳父去树下晒太阳 ,左手搀扶着他那不能动弹的半边身子,右手抓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到院子里。

"小周啊 ,真是辛苦你了 。"岳父每次都会这么说,眼里含着泪花 。

我心里苦笑:哪里是辛苦,简直是煎熬。那几年 ,我的头发全白了 ,腰也直不起来了。每天夜里睡觉都竖着耳朵,生怕听不见老伴或岳父的呼唤 。

国强和媳妇韩淑华常来帮忙,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和小家庭。国强在市电力局上班 ,每天两班倒;韩淑华是小学老师,除了上课还要批改作业、家访。孙女小燕那时正上高中,学习紧张 ,需要人照顾 。

记得有一次,我起夜去厕所,经过厨房时听见韩淑华在低声抽泣。国强站在一旁 ,轻轻拍着她的背:"再坚持坚持,爹不容易,咱得多理解......"

劝告子女们	,再孝顺,也千万不要为70岁后的老人,做这三件事

我站在门外 ,心如刀割。儿子媳妇本该是生活的新苗 ,却因为我们这些老树而蒙上了阴影 。

最心酸的是2008年,那年孙女小燕高考,考了全市第三名 ,被北京大学录取。全家人都沸腾了,国强说要大摆宴席庆祝。可就在出发去北京的前一天,许桂芝突然高烧不退 ,我只能让国强一家先去送小燕,自己留下来照顾老伴 。

那天晚上,许桂芝哭了。她已经说不出话 ,只能用眼睛表达。我知道她在想什么——她多想亲眼看看外孙女穿上北大校服的样子啊 。

"桂芝,别难过,小燕说寒假一定回来看你 。"我握着她的手 ,强忍泪水。可我们都知道,以她的病情,能不能等到寒假还是个未知数。

十年 ,整整十年 。我照顾老伴和岳父的日子 ,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期间岳父先走了,走得很安详,睡梦中就去了。许桂芝撑得久一些 ,但也在2012年的冬天离开了我 。

临走前,她用尽全力握住我的手,嘴唇翕动 ,想说什么。我把耳朵凑近,才听清她微弱的声音:"老周,别拖累孩子们 ,咱们这一辈子已经够苦了。你...自己也要好好的..."

她走后,家里一下子空荡荡的 。我养了只小狗陪伴,取名叫"桂花" ,因为许桂芝生前最爱院子里那棵桂花树。每天早晨,我牵着桂花在小区里遛弯,看着年轻人匆匆忙忙上班 ,恍惚间觉得自己的青春岁月就像昨天一样。

国强一家常来看我 ,每次来都带些我爱吃的东西 。小燕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隔三差五会视频聊天,问我过得好不好。表面上 ,一切都很美满。

劝告子女们,再孝顺,也千万不要为70岁后的老人	,做这三件事

可我心里清楚,他们是担心我 。国强工作忙,韩淑华还要照顾家庭 ,他们的白发比同龄人多得多 。有一次,我无意中听见国强在电话里和朋友说:"我爸一个人在家,我们总不放心 ,可又抽不出时间天天照顾..."

这句话触动了我。我想起了小区里的老刘,退休后住进儿子家,开始倒是其乐融融 ,可时间一长 ,问题就来了。儿媳妇嫌他吃饭磨叽,嫌他看电视声音太大,嫌他半夜起来上厕所影响休息 。到后来 ,老刘整天唉声叹气,儿子和儿媳之间也因为他的事闹得不可开交。

"等老了就一个字:烦。"老刘有一天在小区长椅上遇见我,低声说道 ,"儿女再孝顺,咱们也不能太依赖他们 。"

我心里一动,开始考虑搬进养老院的事。这个想法一冒出来 ,我就再也压不住了。我暗地里考察了好几家养老院,最后选定了城东的阳光老年公寓 。那里环境不错,有花园和活动室 ,每个老人都有独立的房间,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

等我把想法告诉国强时,他的反应比我想象的激烈得多。

"爸 ,您这是嫌我们照顾不周到吗?"国强红着眼眶 ,语气里满是委屈 。

"不是,儿子,这是我考虑很久的决定。"我平静地说 ,"你和淑华工作那么忙,小燕又在北京,我一个人在家 ,万一有个好歹,谁知道?住在养老院里,有专业人员照顾 ,你们也放心。"

"可是......"国强欲言又止 。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我拍拍他的肩膀,"你怕别人说你不孝顺,对不对?"

国强低下头 ,不说话了。我了解我的儿子,他心里顾虑的就是这个——怕街坊邻居说闲话,说他把老父亲赶出家门 ,推给养老院。

劝告子女们,再孝顺,也千万不要为70岁后的老人,做这三件事

"儿子 ,你记住,养儿防老是封建思想 。现在是新社会,老人也要有自己的活法。"我尽量用轻松的语气说 ,"况且,你和淑华常来看我,我过得好不好 ,自有公论。"

最终,在我的坚持下,国强答应了 。搬进养老院那天 ,他和韩淑华亲自来送我,帮我收拾房间。临走时,韩淑华红着眼眶抱了抱我:"爸 ,您要是不习惯 ,随时可以回家。"

刚开始的几天,我确实不太适应 。毕竟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突然换了新环境 ,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很快,我就爱上了这里的生活。

养老院里有很多和我年龄相仿的老人,大家聚在一起聊天、下棋 、打太极 ,比我独自在家热闹多了 。我认识了老张,他是退休教师,知识渊博;还有老李 ,曾是铁路工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我们组成了一个"老小孩联盟" ,每天变着花样找乐子。

最让我意外的是,我竟然爱上了唱歌 。养老院每周都有文艺活动,起初我只是看热闹 ,后来被老李拉着上台唱了一首《我的中国心》 ,没想到获得满堂喝彩 。从那以后,我成了院里的"歌王",每次活动都要压轴出场。

"周老师 ,您嗓子真好,年轻时没去当歌唱家可惜了!"院里的护工小赵常这么夸我,弄得我老脸一红。

我还学会了用智能手机 。是养老院的社工教我的 ,一开始我两个大拇指在屏幕上戳来戳去,笨手笨脚的。。

"爷爷,我给您买了件羽绒服 ,特别轻便保暖那种,快递员应该明天就送到 。"小燕在视频里笑着说,"您可要保重身体啊 ,明年我结婚,您得来北京当证婚人!"

劝告子女们,再孝顺	,也千万不要为70岁后的老人,做这三件事

"嗯,爷爷一定活到你重孙子出生!"我半开玩笑地说。小燕大笑起来,屏幕那头的她青春靓丽 ,充满朝气,看得我心里暖烘烘的。

最让我欣慰的是,国强和韩淑华每周日都会来看我 ,带着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和小燕从北京寄来的特产 。比起从前的紧张和疲惫,他们的脸上多了轻松和笑容。韩淑华还开玩笑说:"爸,您这样反而让我们更想您了。以前天天见面 ,反而觉得平淡;现在一周见一次,比过节还高兴!"

有一次,国强专门抽时间陪我聊天 ,谈起了这些年的变化 。他说:"爸,说实话,您刚提出要住养老院时 ,我真的很难接受。在我心里 ,这就是不孝顺的表现。可现在我明白了,孝顺不是形式,而是让您过得更好、更开心 。"

。

养老院的生活 ,让我有了更多思考的时间。我常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想起这大半辈子的酸甜苦辣。年轻时 ,我们拼命工作,为的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到老了,或许最大的孝心就是不给子女添负担 ,让他们能轻装前行 。

记得有一天,电视里正播放一档关于"啃老"的节目,说现在有些年轻人总是向父母伸手要钱 ,结果老人节衣缩食,年轻人却挥霍无度。我和几位老伙计看得直摇头。

"现在的年轻人,还是要自立自强啊 。"老张感叹道。

"可我倒觉得 ,有些老年人也有问题。"我说出了心里话 ,"总想控制子女的生活,事事插手,搞得大家都不自在 。"

"立正说得对!"老李拍了拍大腿 ,"我闺女就常抱怨,说我管得太多。现在我想通了,她有她的生活方式 ,我不该强加于她。"

劝告子女们,再孝顺,也千万不要为70岁后的老人	,做这三件事

"咱们这一代人,吃过苦,受过罪 ,好不容易熬到今天,就该好好享受晚年,别再给子女添麻烦了 。"老张总结道。大家都点头称是。

去年冬天 ,养老院组织我们去北戴河疗养 。站在大海边 ,看着波涛汹涌,我突然想起了许桂芝 。如果她还在,一定也会喜欢这片辽阔的海。我掏出随身带的小酒壶 ,对着大海洒了几滴,默默祝她在天堂安好。

"爸爸,您站在风口 ,小心着凉 。"不知什么时候,国强走到我身后,轻轻披上一件厚外套。原来 ,他和韩淑华专程开车来看我,说是担心我水土不服。

"傻孩子,我好着呢 。"我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你们工作那么忙,还专门跑来,多辛苦。"

"不辛苦 ,爸。"国强望着大海 ,眼睛有些湿润,"看到您过得好,我们就安心了 。"

回程的车上 ,韩淑华告诉我,他们最近在考虑买套大一点的房子,靠近养老院 ,这样以后来看我更方便。我心里暖洋洋的,但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我知道 ,他们已经完全理解了我的选择 。

前几天,小区里的老刘来看我,说他也想搬到养老院来。我带他参观了一圈 ,介绍了这里的设施和活动。临走时,老刘握着我的手说:"立正啊,你这决定做得对 。我现在天天跟儿媳妇闹别扭 ,搞得全家不得安宁 。我想通了 ,咱们老了,就该放下架子,给年轻人腾地方。"

我拍拍他的肩膀:"老刘 ,记住我说的话,老年人最大的孝心,就是不给子女添负担。咱们这一辈子已经够辛苦的了 ,何必再拖累下一代呢?"

今天是我搬进养老院一周年的日子 。早上,社工小赵送了我一束鲜花,说是院里所有工作人员的心意。午饭后 ,我收拾了一下房间,准备迎接国强一家的到来。小燕专程从北京赶回来,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

劝告子女们	,再孝顺,也千万不要为70岁后的老人,做这三件事

窗外 ,阳光正好 ,照在老槐树的枝叶上,斑驳陆离。风儿轻轻吹过,带来桂花的香气。在这夕阳的余晖里 ,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 。

人这辈子,年轻时拼命往前冲,为的是家人过得好;到老了 ,最大的孝心可能就是懂得放手,不给子女添负担。我想,许桂芝若在天有灵 ,一定会为我的选择感到欣慰吧。

本文来自作者[之山]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ddy.com/youxi/202507-15101.html

(9)

文章推荐

  • 腾冲疫情几例(腾冲疫情最新消息3日新增)

    云南腾冲有疫情吗1、云南腾冲有疫情。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截止于2022年11月28日,云南腾冲市有疫情,所有人员暂缓进入腾冲市,景区景点暂停营业。2、总之,目前前往腾冲不需要隔离,但仍需严格遵守当地的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个人和他人的健康安全。如有任何疑问

    2025年04月14日
    152
  • 打了5天,伊朗只剩两条路可走,特朗普已要求哈梅内伊无条件投降

    木叔这篇国际评论,来分析特朗普明确要求哈梅内伊投降。6月17日,以色列打击伊朗已经进入第五天,美国要帮着以色列颠覆伊朗政权的态度越来越明确了。有两个迹象:一是特朗普突然召集了诸多安全官员在白宫战情室召集了有关系以色列打伊朗情况的紧急会议。这是特朗普从加拿大G7会议回到华盛顿后的第一件大事,可见特朗普

    2025年06月20日
    11
  • 北京现有39个中风险地区.北京已有11个中高风险地区 全国多地发出紧急通知?

    北京有中高风险地区吗无中高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的划定是基于疫情的传播情况和防控需要。只要北京市内存在中高风险地区,行程码就会继续带有星号,表示存在疫情传播的风险。因此,只有当北京市全域都降为低风险地区,且没有新的中高风险地区出现时,北京的行程码才有可能摘星。北京中风险地区是指该地区存在一定的疫情

    2025年06月22日
    14
  •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超422万例/美国新冠肺炎确诊近745万例

    通过纽约马拉松被取消看问题,为何足球五大联赛能复赛?〖壹〗、2020年6月24日,纽约马拉松赛官方网站发布通知,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原定于11月1日举行的比赛不得不取消。这一决定是基于对参赛者、志愿者、观众及所有支持人员健康风险的评估。在纽约公路跑步协会和纽约市长办公室的共同协商下,这个世界上最大

    2025年06月25日
    12
  • 中国迟迟没给回信,被晾了10多天的莫迪,要用500亿跟中国赌一次

    为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印度也是豁出去了!印方此前多次对中方发出“稀土松绑”的诉求,可是他们却心口不一,背后却诋毁起了我国,那我国的“已读不回”也是合理的,莫迪政府眼看等不到中方的回信,也终于坐不住了。最近印度干了一件让外界倍感意外的事情,那就是砸下500亿卢比,宣称要在14天内启动稀土自主计

    2025年06月26日
    11
  • 最新进展!海南失联女生遗体找到,朋友圈早有端倪,妈妈对其恶劣

    文|青橘罐头编辑|青橘罐头前言海南一位17岁的女孩,在正常放学回家的时候,却无故失踪了。家人是动用了各种的力量,不仅求助了警方,也在网上发布了寻人启事,但都石沉大海。现在终于有了消息,女孩被找到了,但却是在河道中。那么,一位花季少女为何会出现在河道中,是失足落水?还是另有它因?从她的朋友圈中,似乎

    2025年06月24日
    13
  • 韩国前第一夫人金建希病情恶化延迟出院,“尹锡悦每天去医院照顾她”,此前其硕士、博士学位被取消

    据报道,韩国前总统尹锡悦的一名亲密助手6月25日透露,尹锡悦几乎每天都会前往首尔峨山医院照顾妻子金建希。这名助手名为徐正旭(音译),是一名律师。金建希自6月16日因抑郁症和呼吸困难入院以来,病情持续恶化。据称,她原本计划住院一周,但目前已延长了住院时间。韩媒称,金建希现在是调查人员关注的焦点,其涉嫌

    2025年06月27日
    12
  • 否认达成停火,伊朗最新发声

    伊朗外长:以色列和伊朗之间尚未就停火或停止军事行动达成任何“协议”。阿拉格齐资料图图源:外媒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4日援引一名伊朗高级官员的话报道称,伊朗方面未收到任何来自美国或以色列关于停火的提议,并认为当前并不存在提出停火提议的条件。报道称,该官员指出,伊朗将继续应对外来侵略,直至

    2025年06月24日
    15
  • 西安新增1例本土确诊.西安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最新消息?

    陕西西安新增1例本土确诊,系医院检验师,当地采取了怎样的举措?_百度...〖壹〗、当时西安市第八医院立刻封锁了医院,同时,对于医院所有的人员都进行了检测而且有关部门也加大了消毒的力度希望不要把新冠疫情蔓延开来,而这样的做法也是非常有效的现在大家已经控制到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情况。〖贰〗、根据官方的报道

    2025年06月27日
    14
  • 3.6万亿重磅!中国股市,彻底爆发!

    突然之间,股市似乎迎来了大行情!在经历了周二大涨之后,周三股市再度爆发。午后,A股三大指数全线走高,截至收盘,创业板指大涨3.11%,深成指涨超1.7%,沪指涨超1%,并创下年内新高。多元金融、军工装备、证券等板块涨幅居前。与此同时,港股市场也是集体走强。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午后亦涨超1%。外围环

    2025年06月26日
    1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之山
    之山 2025年07月01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之山”!

  • 之山
    之山 2025年07月01日

    希望本篇文章《劝告子女们,再孝顺,也千万不要为70岁后的老人,做这三件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 之山
    之山 2025年07月01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之山
    之山 2025年07月01日

    本文概览:夕阳余晖"爸,您真要搬去养老院?咱家有什么对不住您的?"儿子周国强红着眼眶质问我,手里还攥着那份养老院的入住协议。我摇摇头,将泡了半天的茶杯推到一旁,眼神比花岗岩还要坚定。窗外...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