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印度上门求饶

刚刚释放善意,结果却再次提升关税战的力度,美国又一次使出了惯用的伎俩。美国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带头提出了一项内容极为骇人的议案:要求对持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和铀的国家,征...

刚刚释放善意,结果却再次提升关税战的力度 ,美国又一次使出了惯用的伎俩。

美国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带头提出了一项内容极为骇人的议案:要求对持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和铀的国家,征收高达500%的二级关税 。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	,印度上门求饶

而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带着企业家来中国访问的特朗普,居然同意了格雷厄姆的提议。

这一下 ,已经将能源进口转向俄罗斯的中国,和一直做能源转口贸易的印度,无疑成为了受影响的最大的国家。

为何美国会干出如此矛盾的事情?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	,中国有言在先,印度上门求饶

次级制裁,是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一种极具影响力的制裁手段 。

它不同于传统制裁仅针对某一国家 、组织或个人的特征 ,而是将制裁范围扩大到与被制裁对象有经济往来的第三方实体 。

次级制裁的范围 ,远比直接制裁要大得多,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和国际金融体系主导权,迫使其他国家、企业和个人中断与被制裁对象的合作 ,从而实现对被制裁对象的全面孤立。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印度上门求饶

从历史上看 ,美国是“次级制裁”最大的发起国,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发起国 。

当年,他们曾经出台了一个《赫尔姆斯-伯顿法》 ,对与古巴、伊朗做生意的第三国企业和个人实施次级制裁。

哪怕这些企业和国家与美国没有直接的冲突,只要与古巴或伊朗存在经贸合作,就可能遭到美国的制裁。

其制裁手段 ,包括冻结在美国的资产 、限制进入美国市场等,反正是美国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	,印度上门求饶

而格雷厄姆提出的二级关税 ,是将关税与“次级制裁 ”相结合,以提高关税为主要手段,强行剥离俄罗斯的所有贸易往来。

但是 ,由于设定的范围过于宽泛,这个议案实际上就是对那些与“与美国不睦的国家”,进行的一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式的集体制裁。

据相关透露 ,这项法案已获得八十多名参议员的支持,这个数量已经是相当庞大,所以几乎可以肯定 ,该法案只要进入投票环节,是一定会被通过的 。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	,印度上门求饶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格雷厄姆的透露,他曾当面向特朗普提及此法案 ,而特朗普当场就表示同意 ,并认为现在就是推进该法案最恰当的时机 。

目前,该法案已经进入参议院讨论,预计会在不久之后进行正式审议。

而且 ,法案中还设有一个总统豁免条款,规定其最终是否能落地实施,以及对哪个国家适用 ,完全由特朗普一人决定。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印度上门求饶

那么 ,中国和印度到底买了多少俄罗斯能源?如果500%的关税落地,从账目上看怎样做才最合适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印两国与俄罗斯能源贸易的紧密程度 。中国作为俄罗斯能源的主要买家之一,仅仅在2024年 ,我们就购买了将近七千亿元的相关产品。

其中,光是原油就有一亿多吨,占中国原油总进口量的将近20%。并且 ,这些进口的原油 ,大多是通过管道和远东港口交付的,运输成本较低,所以这些年来 ,双方的能源贸易额正逐渐攀升 。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印度上门求饶

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依赖程度则更为突出 ,船运追踪机构Kpler数据表明,印度从俄罗斯每日进口的原油量,占其全国原油进口总量的近四成 ,达到了历史新高。

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一直以来都呈现出非常稳定的态势。这种合作基于双方的资源互补、市场需求以及长期建立的信任关系而来的 。

而印度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看到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有利可图 ,从而转向俄罗斯的。

他们从俄罗斯买来石油和天然气,然后转手便卖给了欧洲国家,中间会留下一笔可观的“居间费 ”。这些年印度的主要经济增长 ,就是由此而来 。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,中国有言在先,印度上门求饶

整体而言,虽然中国和印度在进口路径和采购目的上存在差异 ,但在维护能源价格稳定、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这一关键问题上,两国是一致的。

如果是单纯以国家安全的角度上讲,两国与俄罗斯的合作都是无价的 ,即使美国的关税压力再大,也不能轻易妥协。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	,印度上门求饶

然而,面对美国的威胁,中印两国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听说此事后立刻回应 ,称印度方面已经与格雷厄姆进行了接触,并向他详细阐述了印度在能源方面的利益诉求 。

不过从他的表态中可以看出,印度的第一反应是求饶 ,甚至是主动上门求饶。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,中国有言在先,印度上门求饶

在与美国的交流中,印度极力解释自己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程度 ,幻想美国方面能够理解印度的难处,进而对他们网开一面。

同时,印度还表现出一种极为幼稚的思想 ,那就是在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寄希望于“船到桥头自然直” 。

除了向美国人装可怜之外,他们并未作出应对的预案 ,似乎认为法案未必会真正落实,或者至少基于印度和美国的关系,不会像对待中国那样严厉。说白了 ,印度就是幻想着在自己上门求饶之后,美国不会对其采取极端措施。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	,印度上门求饶

反观中国 ,态度就很明确了 。

中国多次公开表态,我们与俄罗斯之间开展正常能源合作,是两国基于市场原则和主权平等所作出的选择 ,完全合法正当,不容任何外部干预。

针对美国长期奉行的长臂管辖和非法单边制裁,中方明确表示 ,中俄之间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接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涉或勒索。

在过往的诸多事件中,不论是反对脱钩断链 ,还是抵制关税讹诈,抑或是在与他国正常交往和贸易中,中国的立场始终坚定如一 ,从未退缩 。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印度上门求饶

对于中国来说 ,无论美国是否通过该法案 ,也无论特朗普是否会执行,中国在战略层面都已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中国早就说过,向美国妥协求饶 ,换来的只会是美国的变本加厉;反倒你硬气一些,美国才会退缩。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	,印度上门求饶

实际上,如果我们深入剖析格雷厄姆推动这一法案的目的,就会发现他根本不是为了制裁 。

因为如果禁止中印这两个大买家购买俄罗斯石油 ,全球能源市场必然会陷入大乱,美国自身也将成为主要受害者之一。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	,印度上门求饶

格雷厄姆的真正意图,是给美国制造谈判筹码。

他亲口承认,该法案会给特朗普一个以前从未拥有过的工具 。特朗普有着该法案的唯一决策权 ,自然也就拥有了对某一国家商品加征关税500%的生杀大权 。

这就如同打造了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只要高悬起来,就能吓唬不少人。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	,印度上门求饶

从实际效果上来看,美国对印度的威慑战略已经成功了,因为印度已经选择了退缩。

事实上 ,印度从关税战一开始,就抱定了妥协的想法,没有丝毫硬刚特朗普的心思 。

甚至在关税战之前 ,印度领导人莫迪就前往美国给特朗普送礼,可见其在对美关系中的软弱姿态。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	,印度上门求饶

而中国的做法则截然不同,在关税战中,我们就曾一步不让地和特朗普硬钢。

后来还是美国自己撑不住了 ,特朗普这才同意暂时不对中国征收“对等关税” 。

如果这次 ,500%的关税真的来了,大不了我们再把几个月前的老办法拿出来,也收美国人500%的关税就好了。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	,中国有言在先,印度上门求饶

中国一定会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正当利益,这不仅为自己的尊严 ,更是为了给全世界作出榜样,让其他受到美国胁迫的国家,看到了美国在经济制裁手段背后的脆弱性。

中国不会拿国家的利益去交换所谓的“豁免 ” ,坚定地捍卫国家主权和经济发展成果,才是我们的富强之道 。

参考资料:

1.美议员放话:特朗普同意了,买俄油 ,中印加税500%——观察者网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印度上门求饶

2.美议员提法案威胁买俄油征收500%关税 ,印度外长:船到桥头自然直——观察者网

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,中国有言在先,印度上门求饶

本文来自作者[安白]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ddy.com/keji/202507-17183.html

(60)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安白
    安白 2025年07月06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安白”!

  • 安白
    安白 2025年07月06日

    希望本篇文章《特朗普同意对中印加税500%,中国有言在先,印度上门求饶》能对你有所帮助!

  • 安白
    安白 2025年07月06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安白
    安白 2025年07月06日

    本文概览:刚刚释放善意,结果却再次提升关税战的力度,美国又一次使出了惯用的伎俩。美国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带头提出了一项内容极为骇人的议案:要求对持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和铀的国家,征...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