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担任过三个直辖市的市委书记,1976年立下大功,官至副国级

1975年9月,邓小平说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以后全国传开了。那天中科院在北京做汇报。现场气氛其实有点压抑,说到底大家都觉得科技是重要,但之前没人讲得那么明白?新中国刚...

1975年9月,邓小平说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以后全国传开了 。那天中科院在北京做汇报 。现场气氛其实有点压抑 ,说到底大家都觉得科技是重要,但之前没人讲得那么明白?新中国刚成立那些年,国内拿得出手的高端技术寥寥无几。各行各业硬着头皮向前冲 ,底子薄,说好听点一穷二白,说不好听就是手里什么都没有。可就这个时候 ,各种新的人才涌出来,有的人一生都扎在工厂里,不太起眼 ,结果反倒做出世界有名的大事 。

他担任过三个直辖市的市委书记,1976年立下大功,官至副国级


倪志福 ,他就是这样的工人。他出生在1933年的上海,家里是地道的工人门第。他17岁进厂,1950年成了学徒 ,领班说他脑子转得快 ,能干活,还没出师就被送去进修 。1953年毕业,进了北京永定机械厂第五车间 ,别说那时候的永定厂,很多设备都老掉牙了,用的工具还得自己琢磨着修修补补 ,啥都靠手艺和眼力。

他担任过三个直辖市的市委书记,1976年立下大功,官至副国级


倪志福早上进车间 ,手上经常磨出血泡,不怕活儿多。他琢磨得最多的不是一天要做多少件,而是这些机器能不能再顺几分?要说那时候谁都差不多这样想 ,但真下工夫的一年到头没几个 。一个晚上他在车间捡了几颗废弃的钻头回来,搓了一宿,最后盯着那个磨损得快报废的钻头发呆。他不服 ,说怎么不能磨成新的?有的工友觉得没必要折腾 ,浪费时间,但倪志福不答应。他发现普通钻头尖部太单调,扔掉太多 ,想着能不能改 。

他担任过三个直辖市的市委书记,1976年立下大功,官至副国级


他试着把钻头剪出三个尖 ,削七个刃,琢磨“麻花 ”状,试了不少次 ,手磨得都有点麻了。熬过来的那一个月里,他那种执拗和不服输的性格就已经定下来了。试出来的钻头,拿到旋床上一钻 ,活儿做得滑了很多 。原先一分钟钻两孔,新钻头能打四个?几乎没人信 。他硬是磨出来,寿命比原来的钻头多出三五倍。车间工人笑了 ,说这下省事儿多了。工具部的老技工感慨 ,这玩意在国外都没见过 。


“倪志福钻头 ”,这名字后来被很多人记住了。全国各地的厂子都来请他开讲座。很多人说倪志福聪明,但他总说自己只是动手多了点 。其实不是每个动手的人都能成 ,有时候还真要倔一点。


1958年,倪志福入党。再往后他成了工程师 。60年代末,“工人出身的发明家” ,是个让人羡慕的新名词。每年表彰,他都在榜单里。中央开会,他坐在台下 ,有时还是上台 。他是中央委员,连着干了七届,很多人问他怎么能这么“能耐”。他回应就是两个字“劳动 ”。但广州 、上海 ,北京,这几个地方调来调去,他都做了市委书记 。就这么个技术工人 ,能成省部级领导 ,放哪儿也少见 。


倪志福在北京时还很低调。他白天跑调研,半夜偷偷去车间看生产。他带头下沉,走访的次数连记录员都记不住 。他一句空话都不爱讲 ,甚至没人知道他爱吃啥。工人们却说他眼里始终是那点“活路”。1973年,他在人群里看着工地上的吊车,突然就哭了出来 。说是想起过去永定厂的草棚灶 ,更是觉得那时候难。或许没什么太多大道理。可当时北京的工业生产能一刻都不松劲,说到底是他硬顶着往前拼的 。


1976年,中央让他去上海。身份是市委第二书记。有人说他脾气变了 ,有人说老了 。但诡异的是,这样一个“做钳工出身”的人,被认为最适合安定大局。当时全国谁也不敢说社会局势多安稳。他一到上海 ,先不去开会,拎着饭盒直奔工地看现场,说没看见生产线哪来底气?后来“四人帮 ”被粉碎 ,他是骨干之一 。报纸没大版面 ,但内部说法都清楚 。倪志福当时沉得住气,谁也看不出来他有多少“政治野心”。他只说了一句“人得有点骨头。”


他做干部的时候,还是像做技工 。从不摆谱也不玩虚的。我查过他在天津任市委书记留的资料 ,没几次公开讲话。最多一次,是在一次机械厂的现场会上,他掏出袖珍小本子读笔记 ,“我们过去都吃过苦,现在还要继续往前趟泥巴 。 ”底下有人笑,也有人皱眉。这就是真实的倪志福吧。


有时想 ,他主政三大直辖市,这种经历,是体制内罕见 。他的家人很少高调出来 ,就像他自己一样,外头的传说更杂乱。不少人说他“技术员当高官怎么能服众?”但机关里的老同志却至少他懂底层疾苦。


1988年他五十五岁被调回中央,到全国总工会和机械工业委员会工作 。后面逐渐淡出视野 ,转去做大学兼职 ,慈善机构也见过他。人走得并不张扬。有人觉得他晚景不够华丽,但他好像并没在乎过 。真正的工匠,管不了那么多虚名 。其实他当年刚做钻头时 ,只想着别让钻头费料,哪会想到几十年后自己做过的那些事会影响多少行业?也未必真愿意当外界口中的“传奇”。


倪志福其实不算是每个时代的标准答案。他不怕琐事,能钻牛角尖 。但管理上 ,他未必总能让人满意。难说有人说他太实在,有人嫌他死板。可是这些细节拼起来,他反而变得真实起来 。


他最被外人称道的可能是“三尖七刃 ”钻头 ,但你如果去查,国外其实早年间也有接近的结构。只是他那次发明让国内工厂第一次用上了自己的高耐磨钻头。当时生产力提升得很快1976至1980年,全国机械加工提效18% 。一些数据存在出入 ,比如媒体报的是三倍,有专家说只有两倍。可无论如何,他把钻头做成了全国都能买到的设备 ,这个是事实。


现在很多机械厂还在用改良版的“倪志福钻头” ,有些新手都没意识到这些是老一代工匠留下的遗产 。技术升级了很多轮,但有些名字还会被提起。产业变了,人却还记得那种扎实劲头。前后矛盾也不是不能接受 ,谁规定非要统一说法?


有段时间,大家都说辛苦出身才能理解普通人 。有时也许不一定,领导干到头 ,慢慢变得高高在上也正常 。但倪志福总有点怪脾气,别人会议散场他就泡在工厂。工作不怕磨难,做人不愿跟风 ,有时太倔,也会给身边人制造点压力。这部分不好细说 。


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像倪志福这样的工人出身的人物不算多,他偏偏把技术和管理一头挑完了。你说他是技术员还是领导?其实都说得上。有时候他甚至会对自己搞发明的能力产生质疑 ,嫌自己胆子小,不敢乱试 。可真正到要做决策的时候,该顶上就顶上了。这样的反复 ,其实恰恰是他身上最不标准化的地方。


机械行业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老本事不能丢” ,虽然不是邯郸学步也不能不学 。他愿意求稳,这没什么不好。可历史前进的时候,最创新的往往都不是最谨慎的人。倪志福隐有骄傲 ,有时也显得谦恭 。他不那么像个政治家,但又必须像政治家一样指挥调度。


数据上1977到1985年,全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12。3% ,其中工装工具这一块进步的速率相当大 。多个省份的50多家机械厂采纳过他的“三尖七刃 ”方案,经济效益提升据说能达千万元级别 。这些业绩外面讲得不多,因为那时候“技术创新 ”不是宣传重点。


又得承认 ,他之后的仕途顺风顺水,并不代表每个技术员都能成为副国级。那几年政策试点非常灵活,各地调人用人都在摸索 。他能被看中 ,一半靠发明,一半靠人物风格吧?口碑和权威交织在一起,让他成为一个难以复制的特殊模板。这模板带有几分粗糙 、也未必样样合格 ,讲真 ,比教材上的完美要生动得多!


他把责任心和工艺精神带进了城市管理,也带进了政策落实。到现在还有很多学机械的大学生知道他 。可普通百姓可能更关心年终奖金。不奇怪,这两回事。市井烟火 ,总得有人记得那些拧螺丝的人 。


每每回看倪志福的经历,会觉得这个人的身份挺难界定。他既像个技术控,又像个倔脾气的实干家。他出现在最需要创新的年代 ,也赶上了管理改革的顶峰 。他的人生经历,横跨工厂和政治,既严肃又带点烟火气。传奇什么的 ,不总是优雅的样子,反正他走过的路和留给行业的那些东西,算是有骨头有温度吧。


就这样——这个人 ,不算完美,却留了一段难以复制的脚印 。

本文来自作者[寻凝]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ddy.com/keji/202506-12548.html

(14)

文章推荐

  • 冬奥会闭幕式时间几点的简单介绍

    冬奥会闭幕式时间是几点几分?冬奥会闭幕式2022年2月20日20:00开始,21:20分结束,整个闭幕式时长80分钟,闭幕式上还跟开幕式一样,给观众发送观众礼包,里面有中国国旗、北京冬奥会旗、一蓝一红、印有北京冬奥会LOGO的口罩、暖宝宝、黑色绒线手套、桔色帽子、红色印有五星的助威器、坐垫、抓绒围

    2025年06月22日
    12
  • 大连市疫情最新消息/大连市疫情最新动态

    大连新增11个中风险地区〖壹〗、近期,国内多地疫情反弹,其中大连成为焦点。辽宁省新增的52例本土确诊病例全部出现在大连,且大连新增了11个中风险地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应对疫情,出现疫情的地区已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大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1日发布公告,经辽宁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大连

    2025年06月29日
    10
  • 福耀科技大学招生结果已出!原本计划招100人的,最后只挑了50人

    福耀科技大学今年本来要招一百个新生,结果只收了五十人。校长王树国说挑人特别严,看上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学生,而是那些敢想敢做的。每个学生培养成本要一千六百万,校长说就算钱花光也要把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才找出来。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学校面试分数占七成,好多考分高的被刷了。有的学生做项目经验丰富,反而进了录取名

    2025年06月30日
    9
  • 最后8天倒计时,特朗普先拿日本“开刀”,加拿大态度180度转变

    最后8天倒计时,关税“暂缓期”即将结束,特朗普先拿日本“开刀”,威胁意味昭然若揭。在“关税大棒”面前,加拿大态度发生180度转变。那么,关税暂缓期尚未结束,特朗普为什么先拿日本“开刀”?面对近在咫尺的关税威胁,加拿大政府又作出了怎样的妥协?距离90天关税“暂缓期”结束还有8天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

    2025年07月01日
    8
  • 云南新增11例本土确诊病例/云南新增10例本土确诊

    11月8日云南新增确诊病例16例(云南昨日新增确诊病例11例)年11月8日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11月8日0-24时,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如下:新增境外输入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感染者8例,其中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月16日全国疫情最新报道显示,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均在大连。具体

    2025年06月20日
    14
  • 山东一殡仪馆有人深夜点外卖,警方已介入

    6月25日,一位外卖小哥吐槽殡仪馆员工深夜点外卖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该外卖小哥晒出一张晚上11点24分,收货地为泰安市泰山殡仪馆的外卖配送订单,并喊话:殡仪馆领导管管你的员工,大半夜点什么柠檬水。27日,外卖订单涉及的商家证实确有此订单,但一直无人接单已为顾客退款。泰山区殡仪服务中心(泰山

    2025年06月29日
    10
  • 最后9天倒计时,中国的严正警告已发出,美欧日韩印都听好了

    丑话说在前头7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90天宽限期即将结束。美方扬言,未在期限前达成协议的国家,将面临更高惩罚性关税。中国明确表态:任何国家若敢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与美达成协议,将遭到坚决反制。中方划线:国家利益不是交易筹码4月初,特朗普宣布启动“对等关税”政策,给全球几十个经济体设定90天谈判期。

    2025年06月30日
    8
  • 明日夏至,老人说最怕“夏至一日晴”,夏至天晴有啥预兆?

    “夜半惊岚偃旗旌,朝闻远鸦方初醒”,时间过得真快,6月21日我们将迎来夏至节气,夏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此时太阳达到黄经90度,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午”位,午属阳,因此夏至节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节气。夏至节气这天太阳运行到北行的极致,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在这天白昼时间最长、黑

    2025年06月20日
    10
  • 伊朗导弹刚炸完以色列,国内传噩耗,4万亿资金被盗,核基地遇袭

    随着以伊冲突进入第6天,伊朗的导弹袭击开始上强度,按照革命卫队18日说法,在对以色列的第12轮打击中,伊朗首次使用了“泥石”弹道导弹,导致以方47人受伤。而就在导弹刚炸完以色列之际,伊朗国内却传来坏消息,金融系统遭到网络攻击,损失高达数万亿伊朗货币。伊朗加密货币交易所Nobitex对外发表声明称,该

    2025年06月20日
    14
  • 【辽宁新增10例本土确诊,辽宁新增本土确诊详情】

    营口什么时候解封恢复正常出行-今日热点月16日,治愈出院患者7例,本轮疫情累计出院患者达450例。营口市连续三日社会面无新增。按照近来情况来看,营口有望在5月底解封恢复正常出行。上面就是营口什么时候解封恢复正常出行最新消息介绍了。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刚进入5月的时候,辽宁营口鲅鱼圈就暴发了

    2025年06月28日
    14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寻凝
    寻凝 2025年06月25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寻凝”!

  • 寻凝
    寻凝 2025年06月25日

    希望本篇文章《他担任过三个直辖市的市委书记,1976年立下大功,官至副国级》能对你有所帮助!

  • 寻凝
    寻凝 2025年06月25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寻凝
    寻凝 2025年06月25日

    本文概览:1975年9月,邓小平说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以后全国传开了。那天中科院在北京做汇报。现场气氛其实有点压抑,说到底大家都觉得科技是重要,但之前没人讲得那么明白?新中国刚...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